“新媒体”效应

转自早报网

(2006-05-20)

● 曾昭鹏

  20XX年,我国第N届大选的竞选期间。桌上电脑的中央处理器还保留着彻夜操作的温热。酷爱互联网的一名选民一觉醒来,梳洗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启动电脑,开始浏览及阅读各个博客(blog)网站的最新消息,每当看到引起个人共鸣或反对的部分,就会将个人意见传载上网。

  他活跃于网络博客社群,每天工余利用好几个小时和网友互通小道消息、发表个人看法及制作调侃政治的音讯播客(podcast)和录像。在信息自由通畅而且言论近乎百无禁忌的互联网世界,谁还需要传统媒体?

  以上所描述的当然只是一个虚构的未来情境,所设想的现实情况最终不一定会发生。然而,观察本届大选中出现在互联网上虚拟空间的舆论景观,对熟谙信息科技的年轻选民发挥着显著影响的“新媒体”,却是值得整个社会,尤其是媒体工作者和政府集体反思的。

  “新媒体”在这个特定语境中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记录新闻事件,并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报道形式,其中包括新闻、评论、照片、声讯或录像。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嘲讽执政党处理“戈麦斯事件”手法的《肉脞面》音讯播客及反对党群众大会的报道、评论分析及广角照片,“新媒体”在最近的大选期间就扮演了另类新闻载体的角色,也赢得一定的口碑。

  媒体专业及学术界将这个现象形容为“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或“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而它同一般传媒集团的互联网新闻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过程,追求“每一个人都是记者”的理念。

  在价值观日渐多元的环球化时代,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或已无法满足新世代选民的认知需求,但是尽管“新媒体”所造成的影响及换算为选票的数目无法精确计算,确实也已形成了一股不可扭转的趋势,除了拥有成为新世代媒体报道的主流态势,它也挑战媒体专业人员及政府作出必要的反应和调整。

  事实上,本地的传统媒体在变化的环境中依然存有不变的优势,尤其是其严谨且理性的编采作业方式,无论是在准确性、专业性及道德把关方面,是资源有限的“公民新闻”仍然无法复制的。

  “新媒体”所构成的竞争固然不能低估,但也无须过分解读或夸大它的影响力,尤其是目前本地“新媒体”的面向还是以英文内容为主,与使用华文的民众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接触面有一定的局限。

  另外,除了对许多一次性事件的报道,如大选或重大意外,“新媒体”并没有机会参与一般社会新闻及主要政策的采访工作,它只能依靠报章和官方公开的资料进行分析,因此显得相对被动。

  有些人认为“新媒体”是一种有时效性的情绪宣泄,不是持久的现象,而且属于小众热衷的媒体形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选民逐渐年轻化,生活方式又贴近信息科技,他们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肯定更高,因此小众媒体形式发挥不成正比影响力的可能性绝对存在。

  眼前的“公民新闻”现象是本地新闻报道民主化的一种投射,也是社会日益开放的迹象,未来的媒体景观将越来越精彩,我们也应该有越来越多的期待。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