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

廷龍的博客发现了Samuel Ullman的《青春》。

很赞同这首诗,特别是在拉了一晚上肚子还爬起来上QQ,查邮件,回邮件后。

这首诗歌很优美,不过感觉稍微啰嗦。说到底,就是要有一颗不断奔跑的心。其实还要有能不断奔跑的体魄。

附:Samuel Ullman的诗 《青春》
Youth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sixty more than a boy of twenty.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irit back to dust.

Whether sixty or sixteen,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 are grown old, even at twenty ,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the waves of optimism, there i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eighty.

译文一

青春

Continue reading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

无惧失误

你把所有的错误都拒之门外时,真理也被关在门外面了。

If you shut your door to all errors truth will be shut out.

– by Rabindranath Tagore

(转贴)袁伟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思考

一直很喜欢袁伟时的文章。在王宁博客那里看到这篇文章,忍不住全文转过来。

——袁伟时 2007年8月11日在长江商学院的报告
现在传统文化很热。我认为这有好,有不好。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要把它放到历史经验里去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好的地方,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最丰富的典籍,没有任何国家有像中国这样多的典籍。另一方面,中国也创造了很多珍宝,包括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和思想遗产;有一些东西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比如中医。
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不足,不足在那里?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世界各国都要从传统社会转型变为现代社会;有些国家很顺利,有些国家则迂回曲折。在后发展国家里面,中国是丧失掉很多机会的一个国家。
600 年前——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首航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为什么他没有成为中国的哥伦布?很简单,他的活动不求利,远航是为了宣扬国威,全部经费都靠财政拨款,数额太大,支撑不下去,被迫停止。他第一次下西洋的人数高达2万8千人,而哥伦布的团队最多也就1千1百多人。当时正值所谓 “地理大发现”时期,航海和远洋贸易推动世界前进;这一次机会中国丧失掉了。
第二次机会是16、17世纪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流出现高潮。以利玛窦为代表,他于1582年到达澳门,1601年来到北京,在北京整整生活了10年,带来很多西方的科学技术。举一个例子,中国自己的历法在元明时代一再出现测算失误,吸收伊斯兰历法也解决不了。利玛窦和他的同伴和后继者龙华民、汤若望等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天文历算,解决了这些问题。沿用至今的阴历(农历)就是这些传教士及其学生的工作成果。利玛窦还带来一幅世界地图,让中国人知道中国在世界的东方,而不是世界的中央。康熙皇帝很喜欢西方的科学技术。他与彼得大帝是同一时期的,都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大帝学西方,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他死后没有多久,莫斯科大学也办起来了。康熙皇帝则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当作个人的爱好、宫廷的消遣,既没有建立起中国的科学院,更没有想到要在北京办西方式的大学。机会又一次丧失掉了。
1793、 1795、1816年,从乾隆到嘉庆时期,英国分别派出使者或送来国书、礼品,要求和中国和平通商。乾隆爷的答复是,“天朝无所不有”。嘉庆皇帝则宣称 “中国为天下共主”,不能容忍使团拒绝叩头,降旨“逐其使臣回国”!英国使团里的人观察、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国是一个很腐朽的国家。中国再次丧失了和平融入世界的大好机会。现在有些文章宣扬,18世纪中国占世界1/3人口,经济上也占世界1/3,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这个说法恐怕要考察,他们使用的统计数字不一定可靠。中国当时的制造业固然比不上产业革命中的英国,15、16世纪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于19世纪中国的2.8倍;至于制度环境更加无可比拟。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了,但是英国不是用铁甲舰将中国打败的,那个时候它的军舰还是木头造的。而15世纪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的;到了19世纪,却被别人打得一败涂地。中国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有很多珍宝,然而为什么社会转型这么困难,没有产生出现代经济?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19世纪中国付出了代价,割地赔款大家都知道,但我认为应该特别重视的一点是,中国光人口就损失了1亿多。从1851年到1865年,也就是太平天国造反期间,中国人口从4亿3千多万降到三亿2千万,减少了26%。太平天国闹得最厉害的江苏、浙江等地区,人口一直到20世纪初才恢复过来。这些冤魂基本上是中国人自己杀死或者饿死的。这又是为什么?跟我们的文化有没有关系?20世纪会不会好一点?照样不行。内外战争、运动和灾荒,也有1亿左右的中国人非正常死亡,原因在哪里?中国文化那么优秀,为什么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不足
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中国文化究竟有哪些不足和缺失?

Continue reading “(转贴)袁伟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思考”

会说一口完美英语的梁朝伟

康康他妈是梁朝伟的粉丝,昨晚在香港赶着去看了一场《色。戒》,回来跟在电话上讲她的感觉。

“恩,一部有情节的三级片。”

我明白她说的三级片是什么意思,既然标题是以“色”字开头的,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只是新加坡这边还没开映,她这么说不是吊我胃口吗?

在网上扫了一些有关《色。戒》的资料,其中有一篇很有趣。

美媒体赞梁朝伟是最伟大演员 赞其英语完美无暇

搜了一下,原文应该是这一篇ComingSoon.net的采访,

Exclusive: Chinese Superstar Tony Leung

关于伟仔的英文水平,原文是这么说的,

“…he spoke perfect English, which isn’t always the case with Chinese filmmakers and actors we interview.”

知道伟仔演戏好,没想到他的英文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很想知道鬼佬所说的Perfect English是怎么回事,就又到网搜了搜,找到了伟仔在2001年为电影《2046》接受的英语采访:

 在这次采访里,主持人对他英文口语的评价是”Fantasty!”–极好!

真想不到伟仔的英文口语这么好,比我们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英文口语都要溜。

据说,伟仔小时家境贫寒,没有留过洋。在新加坡那么多年,我知道要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练到那样的口语水平有多困难。那么这样的真正的双语本事是怎么炼成的呢?

伟仔说他是在幼儿园学的。

也许是开玩笑,但并非没有道理。人在小时候能接触到不同的语言对以后掌握多种语言很有帮助,新加坡,瑞士,这些国家的人很小就接触多种语言,这些国家的人通常都能说多种语言。

看来我要抓紧时间努力教康康英语了。

人心难测–市场调查中的心理游戏

跟上篇博文写的是同一个演讲,把题目改了。

市场调查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研究消费者对所试产品的喜欢程度。Malcolm Gladwell这个演讲里主要讨论了对消费者喜好揣测所遇到的问题。

Malcolm的演讲是由Areon Chairs的故事展开。

Areon Chairs是一种办公椅。就是下面那样的家伙。

Areon Chair

Via SketchUpModels

著名设计师 Bill Stumpf 绞尽脑汁,挖空心思设计出这张革命性的办公椅。Bill 觉得很满意了,就把样品去给人试坐,去做市场调查。调查得到的回复是,椅子的舒适度得分很高,但外观得分却很低。

设计组拿回去做了一点外观的改进,再去做调查。结果还是很多人认为它很丑。

这样的结果意味着Areon Chairs很难卖得出去。

设计组还是把这个产品推出市场–Areon Chairs在4年内成为历史上销售最好的办公椅,并且获奖无数。

这时候,设计组再把这张椅子拿去给以前同一组试用者打分,那些试用者这次对Areon Chairs都打了很高分。

这下麻烦大了。那么多公司屡试不爽的看家本领怎么在这一次就失效了呢?

Continue reading “人心难测–市场调查中的心理游戏”